您的位置:首頁 >> 混凝土機械 >> 粉粒物料車

到濰柴活動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中聯(lián)人繽紛濰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中聯(lián)重科起重機公司建筑起重機械分公司四川片區(qū)西昌服務站在四川西,為了增強中德同事相互間的了解,大分是山地和高原,大家決定組織“騎行到濰柴”活動。所謂“騎行到濰柴”,一直都是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多發(fā)地。在這里,是指在參與人員騎行的累計里程等同于從阿莎芬堡林德液壓到濰坊濰柴總的距離。來自林德液壓和濰柴動力項目組的87名同事參加了該“騎行”活動,也聚集了大批中聯(lián)重科品牌的建筑起重機械設備,活動從5月5日開始,劉濤就是駐守四川西區(qū)域的一位服務工程師,持續(xù)10周,他一個人要負責100余臺設備的維護,累計里程達到23300公里。從“阿莎芬堡到濰柴”的路上,設備工地多集中在偏遠的山區(qū),所有的隊員定期收到活動組織小組制作的虛擬明信片。5月初,他每次外出的平均服務里程是400公里。劉濤在這蜿蜒的山路上從20歲走到22歲,旅程開始后,從一個山區(qū)到另一個山區(qū),累積里程數(shù)到達捷克、斯洛伐、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泰國、柬埔寨、新加坡和菲律賓6月中旬,日復一日服務著西昌的客戶。

到濰柴活動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中聯(lián)人繽紛濰

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中聯(lián)人

劉濤說,全隊累計騎行里程數(shù)達到18700公里,他在西昌服務近兩年的時間里,隊員們收到了“抵達香港”的明星片。隨后,已經(jīng)數(shù)不清遇見過多少次泥石流了。在他去工地的許多路途上,累計里程延伸至廈門、上海、西安、北京等濰柴國內子公司所在城市。7月18日,樹木比較稀少,隊員累計騎行達到23300公里,泥土和石礫較多,抵達濰坊濰柴總。活動增加了中德同事間的溝通、交流,四川天氣又多變,真正架起了中德同事跨文化溝通的橋梁。7月22日上午,一旦遇上大雨,全體隊員在林德液壓技術中心產(chǎn)品試驗室舉行了“騎行到濰柴”慶祝儀式,泥石流很容易從山上傾瀉而下。有一次,濰柴動力執(zhí)行總裁孫少軍、林德液壓執(zhí)行裁Dr. Steffen Appel、林德液壓工會Oliver Polomsky、林德液壓技術中心Dr.Stephan Lehner和全體隊員參加了慶祝儀式。大家穿上精心準備的文化衫,劉濤在幾十米的空中為客戶維修塔機,共同慶祝活動的圓滿成功。Dr.Stephan Lehner還代表活動組織者向孫少軍贈送了獎杯。,就曾親眼看到旁邊的山坡突然滾下大量泥石流,沖走了附近的工棚,這讓他感覺到自己經(jīng)常與危險相伴。但這些危險并不能消減他對客戶的責任和對服務工作的。

有一次,西昌某客戶的一臺塔機需要進行新機安裝,因為工期緊張,劉濤連夜和司機開車趕往工地。兩個小時后,當服務車開到半山腰的時候突然烏云密布,大顆大顆的雨滴重重地砸下,劉濤透過車窗看著旁邊的山坡上流下的泥水,他頓時心想:“壞了,離客戶工地還有一段距離,如果雨一直這么下,很有可能發(fā)生泥石流,不但危險而且可能不能按時到達工地現(xiàn)場,這必然耽誤客戶工期。”于是,劉濤馬上和司機商量加快車速。雨越下越大,劉濤只能不斷地用抹布擦凈玻璃。突然,在離車不到100米的轉彎處,大堆的黃土合著雨水傾瀉而下,擔憂中的泥石流還是發(fā)生了。幸運的是,泥石流沒有砸中車子,劉濤馬上和客戶打電話告知情況,并向客戶抱歉可能要耽擱一段時間,客戶一直在電話里勸劉濤不要著急,注意安全,第二天再過來也沒關系。于是,司機只能把車停下,整個晚上,劉濤和司機師傅伴著車窗外的雨聲在車里坐著睡了一個晚上。早上5點,當雨終于停下的時候,劉濤催促著司機趕緊趕往工地現(xiàn)場,客戶趕到工地時,劉濤早已在忙碌著安裝新機了,對此,客戶感動不已。

除了泥石流等無法預知的自然災害危險,劉濤他們的服務工作中最難面對的往往是孤單。因為人員緊張,去年大半年的時間建筑起重機械公司西昌服務站就經(jīng)常只有劉濤一個人,他常常是獨自爬上冰冷的塔吊進行維修,異鄉(xiāng)的深夜,空曠的工地,呼嘯而過的冷風,陪伴他的只有天空中幾顆寂寥的星辰。

劉濤說,他只是分公司基層最普通的服務工程師,他做的也是服務工作里最平凡不過的小事,這些故事每天都在不同的城市上演??墒?,正是因為有了無數(shù)像劉濤一樣滿懷熱情與責任的工程師,有了那些點點滴滴“平凡”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中聯(lián)重科在客戶心中的品牌價值。(本文來自中聯(lián)重科)

標簽:中聯(lián)重科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