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混凝土機械 >> 攪拌泵車

您雙節(jié)快樂易小剛,危難之時顯身手,一腔熱血獻三一德基機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1995年6月,愿您合家團圓,受命于危難之中的易小剛孤身一人從北京來到星沙,借涼爽秋風,和剛剛不久就陷入困境的三一重工一道“墾荒”。住在民工們用水泥瓦搭建的工棚里,愿您神康體?。。ū疚膩碜缘禄鶛C械),工作在腳踩黃泥的簡陋車間內(nèi),周圍全是黃土和荒山。

您雙節(jié)快樂易小剛,危難之時顯身手,一腔熱血獻三一德基機

晴天黃沙滿臉,雨天濕漉難眠,白天與泥漿、沙石和油污為伴,夜晚與老鼠、蚊蠅、蟋蟀同眠。起步期間企業(yè)連差旅費都支付不起,易小剛拿出自己的資金作差旅費,梁穩(wěn)根一狠心,將自己的5萬元國庫券賣掉作為企業(yè)技術改造的流動資金。慣了在北京工作時人手一臺電腦的易小剛,帶著二三十位同事共用公司唯一一臺電腦,碰上電腦要維修,他們就用計算器來計算數(shù)據(jù)。

從電腦操作到計算器“擔綱”,易小剛沒有半句怨言,穿著厚厚的工作服和雨靴,頂著炎炎烈日,一頭扎在工地上,工作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南方的夏夜?jié)駸岫辔?,往往一個晚班下來,全身都是被蚊子叮咬留下的紅腫。那時一般的技術員都實行三班倒,但易小剛作為項目負責人為了盡快看到自己的設計結果,不分晝夜地守在調(diào)試現(xiàn)場。后來,他身邊的技術人員實在看不下去了,輪流為他用扇子驅趕蚊子。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易小剛憑著自己的液壓專長及機械、控制方面的扎實功底,本著吃苦耐勞,技術上精益求精的精神,通過對混凝土輸送泵機械、液壓、電氣系統(tǒng)進行徹底改造,并把液壓技術和計算機控制結合起來,解決了當時泵送高度低的問題,使得該產(chǎn)品質量得以保證,三一泵的國內(nèi)市場得到迅速拓展。

隨著一道道技術難題被攻破,易小剛覺得那個夏天并不是那么長。然而,他還沒有來得及喘口氣,又一道新的難題擺在了他的面前。公司此前推出的混凝土輸送泵,由于泵送壓力低,只能滿足較低高度泵送的需求,高壓泵的市場仍然被國外產(chǎn)品壟斷。

易小剛決心研制高壓混凝土輸送泵,時值1996年春節(jié),在北京的妻子十分掛念他,一個電話又一個電話催他回家過年,而每當他氣喘吁吁地從很遠的工地上趕到辦公室接電話時,通常都只有一句話:“就快回來了!”有一次妻子忍不住問他:“難道你就忙得多說幾句話的時間都沒有?”他強忍著在眼圈打轉的眼淚,默默地放下電話后就又去了工地。

1996年10月,三一混凝土輸送泵在首都機場新候機樓工地參加世界范圍的混凝土輸送泵現(xiàn)場比賽,獲得第二名,僅次于德國大象泵。這不僅標志著三一泵靠質量贏得了市場,也標志著三一重工從此走出困境,同時提升了國產(chǎn)泵在國際同行業(yè)中的地位。

然而,易小剛卻并不滿意所取得的第二名的成績。他干脆把工地當作自己的家,一心撲在他所研究的項目上。直到有一次,他年僅3歲的兒子,因想念爸爸,哭著要媽媽抱著到公司看他時,他才放下手中的紙和筆,享受了一下兒子的親吻。

1999年4月,三一HBT80C混凝土輸送泵在深圳賽格廣場大廈的現(xiàn)場施工中,成功泵送了300.8m的國產(chǎn)泵施工高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贏得 “泵王”的美稱。

到1999年底,易小剛把泵送系統(tǒng)全液壓換向、柴油機轉速計算機閉環(huán)控制、全自動高低壓切換等新技術應用到混凝土輸送泵系列產(chǎn)品上,使得該產(chǎn)品成為國內(nèi)品種最多、規(guī)格最齊全的產(chǎn)品。三一拖式混凝土輸送泵迅速崛起,進口產(chǎn)品在國內(nèi)市場占有率急劇下降,公司經(jīng)濟效益快速增長。

2002年11月,三一超高壓混凝土輸送泵在香港國際金隔中心創(chuàng)下單泵垂直泵送406米世界紀錄。

2003年9月,亞洲最長臂架56米混凝土泵車在三一成功下線,標志著三一在泵車、臂架研發(fā)領域內(nèi)已進入世界最先進水平。

2007年1月,三一成功研制出當年世界最長臂架66米泵車,并于當年9月成功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全球巡展獲得巨大成功

2007年12月,三一超高壓混凝土輸送泵在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單泵垂直泵送492米,再次刷新紀錄

2008年12月,易小剛帶領他的研發(fā)團隊,再次挑戰(zhàn)國外強勢品牌,72米世界最長臂架泵車成功下線,再次刷新由自己創(chuàng)造的世界吉尼斯紀錄。

2010年,研制出世界首臺50MPa超高壓混凝土泵,并承擔上海中心632m泵送混凝土世界紀錄的任務。

2011年3月19日,應日本方面求助,主持研制的62米泵車馳援日本福島核電站。 桔子洲的楓葉紅了又綠,湘江之水浩浩蕩蕩,奔流向前;透過岳麓山茂密的叢林,是更加廣闊的寰宇!秉承“一切源于創(chuàng)新”的三一人,在易小剛的帶領下,以敢為天下先的創(chuàng)新氣魄,為工程機械“振臂”揚威。

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泵車市場,企業(yè)只能生產(chǎn)32米以下的短臂架泵車,長臂架泵車市場全被國外品牌占領,敢為天下先的易小剛決心研制世界一流水平的混凝土泵車。

1999年4月,易小剛成功研發(fā)出我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37米混凝土泵車。混凝土泵車的核心件就是臂架,由于當時沒有掌握研制臂架的關鍵技術,37米以上的臂架只能依靠進口。國內(nèi)同行有句名言,“要想臂架加長一米比登天還難”,當時國內(nèi)同行根本沒人敢想人自己能做臂架。

“一定要研制出人自己的臂架”。他滿腦裝滿了臂架。一次,由于他太過于專注,幾乎釀成大禍。那天,他自己開車出去查找資料,回來的路上,他只想著怎樣解決臂架的負荷和抖動問題,全然忘記了自己還在開車,雙手脫離了方向盤去比劃尺度和距離,結果,車子撞在了路邊的圍欄上。好在車速比較慢,除了汽車被撞壞外,身體沒有受傷。

經(jīng)過5個月的奮斗,易小剛終于成功研制出人自己設計的37米臂架。11月,用該臂架組裝的泵車投放市場,獲得用戶和社會的肯定。

此后,易小剛帶領他的研發(fā)團隊不斷推出長臂架、高壓力、大排量混凝土泵車。2001年3月,三一研制出當年國內(nèi)第一長度臂架——48米臂架,標志著我國在泵車、臂架研發(fā)領域與國際知名制造商同步。

2003年9月,亞洲最長臂架56米混凝土泵車在三一成功下線,標志著三一在泵車、臂架研發(fā)領域內(nèi)已進入世界最先進水平。

而就在56米泵車剛下線不久的2003年10月3日,視察三一。并殷切寄語三一人:“你們已經(jīng)取得了輝煌的過去,希望你們齊心協(xié)力,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易小剛帶領他的研發(fā)團隊,牢記和的囑咐,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振興工業(yè)的使命之中。

2007年1月,三一成功研制出當年世界最長臂架66米泵車,并于當年9月成功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全球巡展獲得巨大成功。

2008年12月,易小剛帶領他的研發(fā)團隊,再次挑戰(zhàn)國外強勢品牌,72米世界最長臂架泵車成功下線,再次刷新由自己創(chuàng)造的世界吉尼斯紀錄。

2011年3月19日,應日本方面求助,主持研制的62米泵車馳援日本福島核電站。

當時的混凝土機械產(chǎn)品95%靠進口。作為民企的三一重工更是舉步維艱,因質量不過關,產(chǎn)品大量積壓,形勢極為嚴峻。

易小剛帶領他的研發(fā)團隊以大無畏的創(chuàng)新氣魄為工程機械“振臂”揚威。 “一臺泵車要300多萬,根本買不起;想技術合作,別人又瞧不上我們。沒有自主創(chuàng)新,企業(yè)就沒法生存,更談不上發(fā)展。我們的技術創(chuàng)新就是這樣被逼出來的”。談及起步時的三一,易小剛實事求是地說。(本文來自三一集團)

標簽:三一重工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