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樁工機械 >> 全套管鉆機

化通過驗收全球工程機械產業(yè)T50對話(第二場)科技

來源:互聯(lián)網

“2011全球工程機械產業(yè)暨50強峰會”于2011年10月19日-20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全球工程機械產業(yè)T50對話第二場。

化通過驗收全球工程機械產業(yè)T50對話(第二場)科技

  以下為對話實錄:

  主持人芮成鋼:歡迎大家回到我們的論壇現場,其中EI收錄17篇;申報專利37件,接下來我們第二場論壇馬上開始,其中發(fā)明專利9件;獲得軟件著作權授權3項;制定1項行業(yè)標準,我還是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參加這場論壇的各位嘉賓,3項企業(yè)標準,他們是:約翰迪爾工程及林業(yè)設備全球總裁Michael Mack、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蔡奎全、帕爾菲格首席執(zhí)行官Herbert Ortner、維克礦山工程機械工程機械總裁Thomas Schulz、日立建機()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平岡明彥、現代重工()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金煥九、卡特彼勒、印度及東盟地區(qū)董事長兼總裁金利文先生,2項測試規(guī)程。,掌聲歡迎各位。今天第二場論壇是在剛才第一場論壇的基礎上,繼續(xù)把一些話題引申,第一場論壇談了很多大的一些宏觀的趨勢,以及行業(yè)的一些方向,這場論壇我想把這個話題集中在產業(yè),產業(yè)本身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首先我想請各位談一談你們覺得它未來五年之內,會有哪些發(fā)展趨勢,在又會以什么因的形式來呈現,蔡先生開始。

  蔡奎全:謝謝,作為我來講,現在的經濟,還有基礎設施的已經很好,但是宏觀調控的目的是為了市場發(fā)展得更好。關于海外的話,現在美國市場我覺得不好,但現在從整個工程機械行業(yè)來講,現在無論是美洲還是歐洲,出口的比重很小、很低,這樣我們還有機會開拓歐洲和美洲的市場,這樣的話,隨著新興,巴西、印度、俄羅斯,這些市場發(fā)展空間還比較大。這樣總體來講,我們工程機械行業(yè)前途很明朗,明朗是明朗,有這個機會,我們要準備一下,提高我們的內功、力量。我們工程機械產品的質量、可操作性,綜合性來講,我們產品的水平還達不到先進水平,我們要繼續(xù)努力,提高我們品質的水平。我們發(fā)展過程當中,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我們準備好的話,這個競爭過程當中,我們一定會把機會抓住的,謝謝。

  主持人芮成鋼:謝謝,蔡先生的中文說得跟母語差不多。接下來想請我們卡特彼勒印度及東盟地區(qū)的董事長兼總裁金利文先生跟我們分享他的觀點,對于未來五年的趨勢,有哪些需要和我們分享的?

  金利文:首先我要跟大家來介紹一下,我是來自于卡特彼勒,我是金利文,我覺得在未來五年中,在會有兩個主要的趨勢,第一個就是整合。今天我們看到有非常多的制造商,有很多的挖掘機的制造商,他們數量又進一步的減少,比如從四十家,下降到八到九家,對于裝載車來說,可能會從全球的制造商,會減少到不到十家,所以我們會看到這會是未來五年中市場上出現的一個主要趨勢,就是整合。技術將會是另外一個主要的驅動因素,這會是一個全球性的趨勢,我們現在已經看到,在發(fā)達中,已經有了四級的標準,而且在也將會來實施這三級的標準,所以將會進一步驅動行業(yè)增長的周期,也會進一步地來提升產品支持的重要性。

  還有我們知道發(fā)動機正在向二級轉向三級,我們也會由此對于電動的設備有更多的需求,對于燃料的效率就會有更多的關注度。所以我們看到在發(fā)展方面,對于OEM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們也會看到分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對于我們這個行業(yè)來說,分銷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渠道,因為他們能夠幫助我們支持我們的客戶,今天我們只是一個開端而已。我們現在在產品支持方面,在還只是在打造產品支持的初級階段,隨著產品質量不斷地提升,我們客戶會有更大的需求,他們會要求產品有更大的可用性,他們也會對于產品在運行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任何故障的話,他們也會感到不能夠容忍,所以這會是行業(yè)的主要驅動因素。

  主持人芮成鋼:Thomas Schulz先生,給我們分享他的觀點。

  Thomas Schulz:我覺得在未來五年中,應該不會出現特別激進的變化,但是在未來五年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因為它是我們發(fā)展的一個關鍵時期,比如我們看看的市場,現在因為目前經濟調整的措施,的工程機械行業(yè)目前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我覺得對于我們來說,我們也是需要來有一段放緩的發(fā)展期的,因為我們現在已經面臨著一些產能過剩的問題,實際上對于產能過剩問題來說,有很多人會說,我們可能目前的這些組裝方面的產能過剩,而非說真正生產能力過剩。比如說有一些供應商,他們能夠來供應比如說幾千個發(fā)動機,或許他們會自主地控制這些發(fā)動機的供應商,但除了發(fā)動機之外,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零件供應的問題。我覺得對于的制造商,尤其是這些大型的制造商來說,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

  另外一方面,我們客戶也在快速成長,我們的客戶,他們不僅僅只是需要快速地發(fā)貨和的產品,我們今天的客戶,他們也開始來考慮我們如何能夠來對于我的機械設備進行良好地維護,這樣的話,我的機械產品能夠在更少的時間之內進行使用。

  因此,突出來說,在這樣的經濟的狀況當中,很難去找到一些比較明顯的跡象去進行未來的預測。當然,我們整個的產業(yè)必須要去努力地尋找經濟出現轉好的跡象,根據我們在亞洲、巴西、、印度、非洲的一些經驗,我們發(fā)現,在五年當中,很多的跡象都是比較類似的。

標簽: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